全球首条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材料与器件、全球首款高分辨率印刷量子点发光QLED显示屏、全球最大吨位旋挖钻机、国际上首个太空血管组织芯片……在11日由江苏省科技厅主办、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上,这些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特色亮点展品一一在展区亮相,吸引了大量参会者的目光。
本届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主题大会+成果对接+专题活动+专家江苏行”为总体框架,通过广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大力推动产学研用贯通,扎实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为我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有力支撑。大会现场发布了来自158家大院大所大学的2000多项最新成果,1900多家企业的2300多项技术需求。
会前,通过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智能服务平台(技联在线)设立了大会线上专区,已开展供需信息智能匹配和双向推送4万多项次。会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东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作主旨演讲。会议期间组织了我省4000多家企业与专家教授、技术经理人、金融机构等对接洽谈。举行了重大科学技术合作签约仪式,24个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这批项目既是前阶段我省快速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成效的集中展示,也是我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具体体现。
据介绍,这24个项目均为我省30个技术攻关重点产业领域,主要集聚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起的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氢能和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其中新兴起的产业占66.7%、未来产业占33.3%,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24个项目13个设区市全覆盖(南京、无锡、常州各3个;苏州、南通、扬州、盐城、淮安各2个;镇江、泰州、宿迁、徐州、连云港各1个),70%集聚在高新区、经开区、产业基地等各类创新园区,园区地方牵头签约的6个,企业等牵头签约18个、占比75%,达成的合同总额61.62亿元,重点项目签约投资额超126亿元。引导国内外高校院所专家、技术、成果等各类资源向园区向企业集聚。同时,24个项目重点聚焦研发技术、产业化、开放合作等创新需求,引高端“智脑”,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新动能。
大会共组织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58家境内外高校院所、科创机构等参会;央企、大湾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等重点企业700多家;征集遴选各类代表性成果670件,全景式、立体化、多角度展示了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发现和挖掘了一批颠覆性技术。当天,大会还举办了“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产业创新园区专题对接”、“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合作专场”、“T2+20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信息发布”、“科技金融理财产品服务发布暨科技公司投融资路演对接”4场专题对接活动。此外,江苏数字科技平台也在当天正式上线运行,链接科研供给和产业需求,打造“大数据+大模型+大市场”全新路径,构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要素生态体系。
记者了解到,2023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4100亿元,对全国的贡献超过12%;研发投入强度3.2%以上,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研发人员超过117万人,在苏两院院士116人。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9.9%,提前两年完成省“十四五”目标,今年一季度首次超过50%、1—7月达50.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居全国第一。苏南国家自创区GDP超2万亿元;国家创新型城市13个、国家高新区18家,均居全国第一、并率先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区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科学技术创新总实力大幅度的提高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度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